发布人:寇大波
部门:教科室
发布日期:2018-10-29
浏览次数:524
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文件
罗教科〔2018〕22号
关于做好连云港市教育学会“中华诗词进校园”课题申请工作的通知
各科室、完小、教学点: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,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经研究,决定于2018年11月1日---20日开展连云港市教育学会“中华诗词进校园”课题申请工作。本次申报,申请人围绕“中华诗词进校园”活动,可以根据《申报指南》(见附件1)给定的题目申报,也可以自拟课题名称申报。申报的课题评审立项后作为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,市教育学会将对课题负责人进行古诗词创作培训,对其古诗词作品进行评改指导;市教育学会还将举办相关课题论文评比和古诗词作品大赛,推动课题研究工作。希望各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,申报表和汇总表见附件2、3;申报表和汇总表填好后,发送到教科室。
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教科室
2018年10月22日
附件1申报指南:
1.在古诗词创作与教学中培养师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
2.在古诗词创作与诵读中提高师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
3.利用古诗词创作与诵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
4.在古诗词创作与诵读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
5.利用古诗词创作与诵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研究
附件2申报表
连云港市教育学会“诗词进校园”课题
申报表
课题名称
课题负责人
单 位
填表日期
连云港市教育学会制
一、数据表
课题名称
|
|
负责人姓名
|
|
性别
|
|
民族
|
|
出生年月
|
|
职称
|
|
职务
|
|
研究专长
|
|
学历
|
|
学位
|
|
任教学科
|
|
工作单位
|
|
电子信箱
|
|
联系电话
|
(单位)(手机)
|
主
要
参
加
者
|
姓名
|
出生年月
|
专业职务
|
研究专长
|
学历
|
工作单位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预期最终成果
|
论文
|
|
研究报告
|
|
古诗词作品
|
|
申请经费
|
|
预计完成时间(1-2年)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二、课题设计论证
1.选题依据:国内相关课题研究动态、现状概述;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之处和应用价值等。
2.研究内容:本课题的研究对象、总体框架、重点难点、主要目标等。
3.思路方法: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、具体研究方法、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。
4.创新之处:在学术思想、学术观点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。
5.预期成果:成果形式、预期效果等。
6.参考文献: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。
|
|
三、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
1.学术简历: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,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等。
2.研究基础: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影响等。
3.承担项目: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,包括项目名称、结项情况、研究起止时间等。
4.条件保障: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。
|
|
四、预期研究成果
序号
|
完成时间
|
最 终 成 果 名 称
|
成果形式
|
作者
|
1
|
|
|
|
|
2
|
|
|
|
|
3
|
|
|
|
|
4
|
|
|
|
|
5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
最终成果名称:发表、获奖相关论文、古诗词作品等。
五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
六、县区教育学会意见
七、市教育学会审批意见
附件3汇总表
连云港市教育学会“诗词进校园”课题汇总表(Excel)
组织者: 手机: 邮箱:
序号
|
课题名称
|
负责人
|
学科
|
工作单位
|
任教年级
|
手机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